光明日報頭版關注:孔府春聯中的“年味兒”撲面而來
發(fā)布日期:2021-01-29 11:28:38 來源:光明日報
1月28日,光明日報開設《全球共寫新春聯》專欄,頭版報道《孔府春聯中的“年味兒”撲面而來》,關注孔府春聯里的深厚文化和時代精神。以下為報道全文:
冬日的山東曲阜,陽光穿過屋脊灑在孔府游人的臉上。
“爺爺特意帶我們來到孔府,為的就是在春節(jié)期間感受一種文化氛圍。”游客程振楠感嘆,“孔府春聯的寓意中有家的團聚和心的凝聚,無論時代怎樣變化,我們都應該牢記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把家國放在心中。”
工作人員在在曲阜孔府貼對聯(資料圖)
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
孔府傳承了規(guī)模盛大的春節(jié)禮儀,從臘八節(jié)開始到元宵節(jié)結束,還承襲著內容豐富的春節(jié)習俗。孔府年前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貼春聯與貼門神,把對新春的期待、對家人的關愛、對國家的祝福貼在最顯眼的地方,辭舊迎新。
孔子后裔、孔子書畫院名譽院長孔祥勝在孔府寫福字
來源:曲阜新聞聯播
每年臘月二十九之前,孔子第七十五代裔孫、孔子書畫院名譽院長孔祥勝都要為孔府內的各大廳、堂、樓、軒題寫和張貼春聯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今年的游客明顯減少,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孔祥勝寫春聯的心情。他飽蘸墨汁,認真地寫下每一筆,既是在傳承寫春聯的儀式,也是在與先輩對話。
孔祥勝說,孔府楹聯非常講究,其文辭、用紙、尺寸都有詳細明確的規(guī)定,文化底蘊深厚,從不同角度體現詩書禮儀:從啟事廳東墻壁上的“以利己之心交朋必善,以好色之念求學必真”的修己省身,到啟事廳西墻壁上的“經濟以詩書為鵠,文章得山水之腴”的齊家治國,再到孔府前上房西墻壁上的“道德為師仁義為友,禮樂是悅詩書是敦”的君子之道,大都深蘊哲理,意境無窮。
“孔府代表的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中家的文化,有國才有家,家和萬事興,希望通過孔府春聯讓游客把春節(jié)的喜氣帶回家,讓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在新時代煥發(fā)出新的活力。”孔祥勝道出自己堅持在孔府里寫春聯的原因。
天清地寧——孔府過大年展
走出孔府,來到孔子博物館,“天清地寧——孔府過大年展”正在展出,從歷代孔府舊藏中挑選出來的年俗文物,大部分均為首次集中亮相。
“此次展覽主題‘天清地寧’,取自孔府舊時春聯,也寄托著希望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早日散去的美好祝愿——祈天地以清寧,禱國泰而民安。”策展人孔淑娟介紹,展覽分為源起、臘八、祭灶、過年、元宵5部分,依據年俗時間軸,通過豐富的孔府舊藏文物展示,傳遞孔府從臘八節(jié)到元宵節(jié)完整而富有特色的過年習俗。在一副副大紅的春聯和一個個遒勁的福字中,濃濃的“年味兒”撲面而來,春節(jié)的腳步越來越近。
上一篇:點燈·迎年
下一篇:對寒假的學生 孔子有話說